音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,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音标能帮助学生更准确的发音和记忆单词,进一步杜绝“哑巴英语”这种读不出、听不懂的情况。10月11日下午,西校区英语小教室举行了拼读大赛,每一位参赛者都向老师展现了自己深厚的音标功底,而他们之所以有这么优秀的音标诵读能力,可以说都得益于我校英语督导翟冠军老师自创的《冠军解压式拼读法》。
《冠军解压式拼读法》的创立起始于八十年代末,翟冠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,学生对英语的音标记不住,记不牢,读不对,不会读。音标掌握不好,学生预习新的单词就只能依赖于老师,学习上就缺乏了主动性。即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读完之后记得滚瓜烂熟,下课之后也依然会忘记。学习单词,只能够辛苦的死记硬背。有的学生为了能记住单词的读音,就不得不用汉字和汉语拼音来帮助记忆,书上记的密密麻麻。在读单词的时候,就根据自己标的符号来读,于是就有了千奇百怪的发音。音标教学没有受到它该有的重视,学生读不出正确的发音,记不住正确的单词,听力能力差,不会按照发音拼写。翟冠军老师认识到了音标于英语学习,就像拼音在汉语中的地位。于是他坚持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”的想法,认为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工具才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那么,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学习音标有兴趣,并且能牢牢的记住音标呢?翟老师发现,音标的排列大部分都绕口难读,孩子们读不顺也就没有兴趣。为了让音标能朗朗上口,翟老师受日语《五十音图》的影响和启发,将英语音标中的元音和辅音排列起来,让音标变得易记,易懂。解压式拼读法在试推广的初期,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学生们对音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,并且每天疯狂的练习,尝试以最快的速度读出来,终于有一天,班级里的一个女孩以45秒的速度,读完了500个音节。翟老师在惊讶之余仔细的听了一遍学生读音标的过程,他发现一个新的难题来了。一味力求快速,却让音标诵读丧失了本身的清晰度。语音练习的过程中,并非越快越高=好,而是越清晰越好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翟老师开始自己不停的诵读,以各种速度去读,最终,将解压式拼读法的时间定在了两分钟到两分三十秒之间。